水泥搅拌桩施工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3
时间:2021-04-28 浏览:2860
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,全面分析了深层水泥搅拌桩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,阐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,并归纳总结了各种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,以确保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。
5 冒浆
5.1 产生原因
1)有些土虽然不是粘土,但上覆压力大,持浆能力差,很容易冒浆。
2)钻杆钻进过程中遇到坚硬的持力层或孤石,进入缓慢,但 浆液正常泵送,搅虚的土体中水泥浆达不到饱和状态而溢浆。
3)钻杆提升过程中,上升速度过快,搅拌不彻底,但水泥浆泵 的压力不减,还控制在 0.4 MPa ~ 0.6 MPa 之间,出现冒浆。
5.2 预防措施
1)对在输浆过程土体的持浆能力的影响而出现的冒浆现象,导致实际输浆量小于设计用量,可以采用如下办法:输水搅拌— 输浆拌和—搅拌的工艺。同时搅拌机的转速提高到 500 r / min,钻 进速度降到 1 m / min,使土与水泥浆充分拌和,减少冒浆。
2)遇到坚硬的持力层或孤石时,减少泵浆压力,保持钻进与喷浆协调,可以减少冒浆(溢浆)。
3)提升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,泵浆压力不宜过大。
6 桩顶强度低
产生桩顶强度低的原因比较多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。
6.1产生原因
1)表层加固的效果比较差。
2)因地基表面覆盖压力比较小,在拌和过程中,土体上提,很难拌和均匀。
3)在桩顶处钻杆的提升速度过快,注浆量不足( 特别是存在虚桩的工程部位,其桩头的位置不易掌握)。
4)水灰比过大。
5)水泥的质量不高或者水泥的品种不同( 对于矿渣水泥早期的强度比较低)。
6)清洗管道后,水未排除干净,便注入桩体。
7)部分施工队为提高生产效率,边加水边加水泥,边搅拌边使用。水灰比不均匀。
8)桩顶部位未用钻头压磨。
6.2 预防措施
1)从桩顶开始向下 1 m 范围内做好加强段,进行一次复拌加 注浆,同时提高水泥掺量15% 左右。
2)在设计桩长及桩顶标高时,应考虑挖除 30 cm,以加强桩顶强度。
3)严格控制水灰比,在水泥用量可控、压力允许的前提下,尽量选用水灰比小的水泥浆。
4)一次拌好一根桩用的水泥浆,拌好后再用,不能边加水边加水泥,边搅拌边使用。
5)从机架标志线上看到将到桩头时,降低提升速度,保证足够大的水泥量。
6)钻头在桩顶部位压磨停留 30 s 左右。